廣大師生,近年來,隨著互聯網和通信業的迅猛發展,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日漸增多,且詐騙手法不斷翻新,給廣大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。據統計,2023年以來,學校駐地禹會區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93起,經濟損失2407萬元。今年單筆詐騙涉案金額50至100萬的5起,單筆詐騙涉案金額10至50萬64起,單筆詐騙涉案金額10萬元以下的324起。2023年以來我校師生被詐騙也有多起,涉及刷單、冒充好友借錢、冒充網購客服、下載APP等形式。電信網絡詐騙是犯罪分子利用固定通話網、移動通信網、計算機互聯網、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平臺作為犯罪工具,采取遠程、非接觸式的方式,向社會大眾散播詐騙信息,通過虛構事實,誘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賬號打款或轉賬,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。作案手法隱蔽,作案現場更是虛擬的。犯罪組織化、智能化、產業化、非接觸式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顯著特征。因詐騙窩點多,在境外打擊治理、追贓難度大,這也造成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偵查難、取證難、追贓難、認定難、處罰難等一系列問題。
在此,后勤保障部向您溫馨提示:電信網絡詐騙萬變不離其宗,所有鋪墊最終都是讓您轉賬。切記,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,天上不會掉餡兒餅,掉下來的肯定是陷阱。不要輕易向他人轉賬匯款,防范受騙上當最有效的手段還是不相信不盲從、不泄信息不加好友、不轉賬不匯款、不貪便宜不上當。
在此提醒大家,堅持以下18個凡是,可有效防止上當受騙。
一、凡是自稱公檢法部門且電話中要求您配合調查并匯款到安全賬戶的,一律是詐騙;
二、凡是網上辦信用卡、貸款需要填寫驗證碼的都是詐騙;
三、凡是電話、微信、QQ上自稱領導、熟人要求您匯款或轉賬,未經向本人核實的,一律不要輕信;
四、凡是陌生人通過網絡、QQ、微信或短信上向您發送網址鏈接或付款二維碼的,一律是詐騙;
五、凡是陌生人需要您提供短信驗證碼的,一律是詐騙;
六、凡是引導下載投資APP或進入博彩、理財網站、微信小程序,讓投資理財、炒股、炒虛擬貨幣、炒期貨的都是詐騙;
七、凡是私下買賣游戲賬號要求先匯款的都是詐騙;
八、凡是網上兼職刷信譽賺取報酬的,一律是詐騙;
九、凡是引誘您在網上購買各類彩票的。一律是詐騙;
十、凡是陌生人引誘老人體驗并購買保健或收藏品的一律是詐騙;
十一、凡是淘寶客服、京東客服、航空公司客服等電話或短信告知您訂單異常的,一律是詐騙;
十二、凡是非正規銀行發售的高息超10%理財產品,網絡推銷、手機下載、APP購買的理財產品,一律不要輕信;
十三、凡是陌生電話要求您猜測對方身份,并且以各種理由要求您轉賬的。一律是詐騙;
十四、凡是陌生電話或短信告知您中獎、退稅的,一律是詐騙;
十五、凡是電話或短信告知您,您家人被綁架或出車禍的。不要求您現場核實,而匯款的一律是詐騙;
十六、凡是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的都是詐騙;
十七、凡是網絡貸款需要繳納保障金的都是詐騙;
十八、凡是承諾返利,用掃碼、轉賬等方式進行刷銷售量信譽、到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等網上刷單的都是詐騙;
后勤保障部呼吁,請您在任何匯款或付款前,一定仔細分析思考。認為可疑的,可撥打110或到就近公安派出所進行咨詢,讓我們共同筑牢守護您財產安全的屏障。
蚌埠工商學院后勤保障部
2023年11月